文章專區

嚴尚文「自私與謙虛」 回上一頁

2020年05月14日 1986~1990


自私是人們最大的敵人,
有了它或過於重視它,
使我們無法和別人愉快地相處。
因為自私心理作祟,
而自視什麼東西總是以自我為依歸,
別人的就是差的、壞的,
甚至以自我的利益為前提而損人利己。


若拿名傳千古的古聖先賢為例,
彼等之所以受人愛戴與敬重,
不外乎其為人處事不自私,
凡事以天下人之利益為優先,
故而胸襟寬大,
生活悠遊自在。



請十位畫家各繪一個蘋果,
其表現的方式一定不盡相同,
有如對會務運作,
每個人所抱持的角度和看法是截然不同的。
每個人的意見因出生、環境甚或教育程度之不同因而有異,
一個人如堅持己見即難以進步或有所成,
因為無人終生是十全十美的,
我們甚至可以預知護短而堅持己見的,
將不會快樂而且孤立無助。


有何方法來調整此種心態呢?
就是多聽別人的意見,
才會發現自己的意見有不妥之處,
然後提起勇氣對意見作適度的修正與改變。
固執己見是惡習,
廣採眾意是美德,
請記住美國詩人勞維爾的金言:
「唯有患者和死者,方不會改變己見。」



謙恭並不是自眨而是自有主見,
信任自己擁有尊嚴與責任,
我們不必自慚形穢,
也不要顯得自我高超,
而情緒上應保持正常,
才能常保真正的年輕本色而活躍於各種場合。


提出互勉之道以供參考:
一、誠懇:誠懇對己,誠懇待人。
二、瞭解:瞭解自己需要,也體會他人的需要。
三、自知:要認識自己的一切,勿勉強塑造成另一個別人。
四、能力:發展自己的能力,有了能力就不會自卑而好勝逞強。
五、自信:自信天生我才必有用 ,但亦勿過度自信,好高鶩遠。
六、知足:心境要平和,不要貪得無厭。
七、成熟:勿存幻想,心智成熟更會謙恭。


陽青的風格是形於外而抒於內的,
它代表優統的精神,
一份內蘊的氣韻,
一個由內而外的形體表露。
身為陽青一員更應脫浮世俗而具睿智充實內在的涵養。
建立自我的風格,
除了自信之外也要自我認知與肯定,
除了主觀的意識外對客觀世界有所認識,
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和生活態度以展現你、我真善美的人生。


會務經營猶如陽明山巔,
揩了汗水在興奮中帶著喘息,
俯瞰山下原野遼闊萬般,
拋開世俗榮華浸淫在那份山的寧靜與氣勢裡。
不到山頂就無法俯視大地心曠神怡,
不設身處地焉能瞭解他人心意。
願大家了卻私心謙恭待人,
將如登高山寬胸襟、壯心懷!
 
陽明山國際青年商會
1988年會長  嚴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