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林水木「訪韓國水原華僑小學」 回上一頁

2020年04月22日 1981~1985


寶島十一月的秋天涼爽宜人,
但韓國卻已是下過雪的冬天了,
此間訪問姊妹會代表團全體會友都穿著厚重的冬衣。


懷著愉快的心情踏出韓國漢城金浦國際空港,
隨即在水原JC 會友的熱誠迎接下,
直奔水原市展開三天的拜訪行程。
今年水原JC 於全體會友的努力下,
終於完成建館的理想,
水原會館共計有三層樓二百餘坪,
館內整理的有條不紊美侖美奐挺令人羨慕的。


另外代表團在水原華僑協會副會長王昭華先生的協助下,
前往參觀「水原華僑小學」,
並與校長陳榮國先生交換雙方意見。
水原華僑小學校自民國三十五年成立克難教室以來,
一直到民國五十四年才由水原地區的華僑出錢出力,
建立現今正在使用的校舍。


校園雖然不怎麼富麗堂皇,
但也很落實大方,
不失為孕育學子的神聖校地,
校區共計八百餘坪設有六間教室,
另外尚設有宿舍供遠道來此的師生住宿。



目前在學的子弟有七十七位,
分成六個年級上課,
並由三位老師共同因材施教,
學校教導主任還補充說明:
到今年為止已經有三十七屆,
約二百八十多名學生畢業離校,
至今有許多學生已經成為社會上、企業界的頂尖人物。



陳校長並將韓國華僑學校的情況約略地告訴我們,
使我們對華僑子弟的求學情形有了大概的瞭解,
因此我將華僑學校學生一般缺需方面,
歸納整理後約有下列三項:


第一、學生平常缺乏中華語文訓練的機會與中文交談的環境,
甚至有漸漸被韓語化的可慮性。
第二、一般中小學生均欠缺優良適當的課外讀物,
因為往常由僑委會提供的書籍種類及數量相當有限。
第三、華僑子弟對中華固有文化傳統及民間生活習俗等實際瞭解的程度有限。


由於此次的拜訪活動,
讓我們對於七十二年度國際事務工作計劃之一的
「關懷海外華僑子弟」項目有了基本概念與實施方針,
也使得我們更有信心的去接辦此項活動,
又今年十二月的年終晚會中募集到七千多元。


這更是替國際事務打了一針強心劑,
我想故主委譚鈺緯會兄,
他正在遙遠的那一方微笑著,
並也深深的祝福著我們圓滿達成預定的工作目標。


往後小弟尚須要青商先進及諸位會兄們給予小弟鼎力相助,
讓我們共同完成大家的心願,
亦使得陽明山青商會的會務更加昌隆、更進步。
 
國際事務委員會
1983年主委  林水木